首页 资讯 正文

有了高标准农田,亩均纯利增六成(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体育正文 117 0

有了高标准农田,亩均纯利增六成(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有了高标准农田,亩均纯利增六成(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安徽省濉溪县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正在作业(zuòyè)。 农户操纵农机将收获(shōuhuò)的小麦装车。 以上图片均为万善朝摄(人民(rénmín)视觉) 云层低垂,空气闷热。一早,刘超便(biàn)到了自家的田边。 “早上露水重,前几天都是早上9点收麦,气象局预报今天下午可能要下雨,我们就把(bǎ)收割时间提前了。”刘超看了看天,心里惦记着还没收的80亩(mǔ)麦田(màitián)。 刘超是安徽淮北濉溪县百善镇道口村的种粮大户,如今(rújīn)承包面积已经(yǐjīng)超过2000亩。 和土地打交道十几年,今年刘超(liúchāo)格外高兴:“小麦亩产将近(jiāngjìn)1100斤,比去年足足多了200斤!” 今年,濉溪降雨偏少,为啥小麦亩产还有了(le)新突破?刘超指了指田边崭新的农用(nóngyòng)水井,诀窍就在这里。 原来,去年6月到10月,濉溪县农业农村(nóngcūn)部门对刘超承包的土地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jiànshè),其中便包括建设19口农用井。 让刘超赞不绝口的(de)新井,到底好在哪? 水量足——过去自己挖井,为了节约成本,舍不得挖太深(wātàishēn),普遍只有20米,用水量大时常常断水。现在,新井(xīnjǐng)一下子挖到36米深,水压又(yòu)大又稳。 费用省——老井抽水靠柴油机,浇(jiāo)一亩地要50元。现在(xiànzài),高标准农田建设把电线通到田间,浇一亩地只要20元。 效率高——过去(guòqù)浇水纯靠人工,每人每天最多能浇10亩地,还容易浇不均匀。现在,田里(tiánlǐ)用上了自动喷灌设备,浇水又快又匀。 “有了新井,我们在小麦越冬、返青(fǎnqīng)、灌浆时期,都及时足量地浇上了水。庄稼喝得饱饱的(de),我们也省时省力。”刘超一边说着,一边展示起手机里的智慧农业APP,不仅可以(kěyǐ)查看田间的实时监控,还可以远程操控设备(shèbèi),在家就能浇地。 水有(shuǐyǒu)了,肥也更足了。去年夏收结束,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刘超又给每亩地施了300公斤有机肥。“地力好(hǎo)了,产量自然也上去了。”他(tā)说。 8点半,收麦开始。农机手张林驾驶联合(liánhé)收割机,轰隆隆地(dì)驶向麦田。在这条新硬化的田间道路上,履带稳稳地碾过水泥路面。到了田边,张林轻(zhānglínqīng)踩油门,机器平稳地拐进田埂。 以前驾驶农机(nóngjī),张林最头疼的就是路况——土路(tǔlù)被雨水泡得泥泞不堪,农机陷进去(jìnqù),只能靠拖拉机拽,耽误时间不说(bùshuō),机器还容易受损。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修了1公里多的硬化路,农机直接开到地头。 下午2点,随着最后一茬小麦收割完毕,刘超今年的夏收结束了。他算起今年的收入:“我种的都(dōu)是种子粮,平均一斤能卖一块三毛钱,今年又(yòu)实现了增产。加上(jiāshàng)另一季的玉米,亩均纯利润从去年(qùnián)的300元预计增加到今年的500元,多了六成多。” 今年,刘超又不满足于用井水浇地了,他指着麦田中央说:“等引水渠(yǐnshuǐqú)完工了,隋堤里的(de)河水也能用上,温度更适宜。” 顺着刘超(liúchāo)(liúchāo)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条长(zhǎng)240余米的引水渠即将完工。刘超承包的土地紧邻隋堤(suídī),隋唐大运河流经此处。建设高标准农田时,施工人员因地制宜,在麦田中间修了一条引水渠,通过地下管道将隋堤水抽至引水渠用于灌溉。 在引水渠(yǐnshuǐqú)施工现场,濉溪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本赛正在查看施工进度,“夏收之后(zhīhòu)就要马上播种玉米,不能(bùnéng)耽误灌溉。” 李(lǐ)本赛还是百善镇高标准农田(nóngtián)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关键是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他有心得。田地里,引水渠不仅能灌溉,等到积涝(jīlào)时,水又能排到隋堤中。 “我们按照每亩2750元(yuán)的标准投入资金,对刘超的农田进行了改造(gǎizào)提升。为了不耽误(dānwù)农时,去年建设了第一轮,今年再来补充。”李本赛说。 2024年,濉溪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13.97万亩,其中新建5万亩,改造(gǎizào)提升8.97万亩,项目总投资3.275亿元(yìyuán)。 下午4点,雨点(yǔdiǎn)开始飘落,空气(kōngqì)中多了些凉意。“希望这雨下得足,播种玉米的时候就不用再浇水了。今年(jīnnián)玉米亩产争取突破1300斤!”刘超充满信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yuè)17日 10 版)
有了高标准农田,亩均纯利增六成(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